登记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登记管理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

时间: 2022-06-16 作者:秦皇岛市委编办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3030040181630X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皇岛分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皇岛分校(秦皇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承担我市农业农村人才有关研究工作;组织构建全市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指导全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组织全市性农民队伍培育工作,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有关工作;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承担全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办学的业务指导工作;承担农业广播、电视、网络教育课件节目制播和农业系统干部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工作;承办市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任务。其他机构编制事宜维持不变。

    

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大街139号

法定代表人

孟海英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经费)

举办单位

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23

3.42

网上名称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皇岛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年1月6日办理了法人变更事项:单位名称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皇岛分校变更为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皇岛分校(秦皇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农村成人教育和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培养各类实用型农业科技人才变更为承担我市农业农村人才有关研究工作;组织构建全市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指导全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组织全市性农民队伍培育工作,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有关工作;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承担全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办学的业务指导工作;承担农业广播、电视、网络教育课件节目制播和农业系统干部知识更新远程培训工作;承办市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任务。其他机构编制事宜维持不变;2021年3月18日办理了法人变更事项,开办资金由6万元变更为4万元;2021年3月26日办理了法人变更事项,开办资金由4万变更25万元;

一、 严格执行章程 我校严格按照法人证书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全年工作。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总目标,开展以下业务活动。 1、高素质农民培育。市县农广校切实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作用,主动作为,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市、县、区农广校被全部认定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2021年全市农广校系统共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960人,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430人(抚宁区农广校150人、昌黎县农广校160人、卢龙县农广校120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200人(市校);乡村振兴带头人130人(青龙县农广校);种养加能手培训200人(青龙县农广校),涉及果树生产、中药材生产、养蜂生产、草莓生产、葡萄生产等专业。 我们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乡村振兴带头人、种养加能手和种植大户传授先进技术、新型经营理念、前沿发展模式,学习成功致富典型。先后在葡萄、板栗、草莓、蔬菜等产业引进新品种10余个、新技术20余项,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市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全市一盘棋,统一谋划,联动设计,依托田间学校实训和典型学员带动,市县校默契配合,跨省、市、县、区培育实训交流观摩,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益和独特的农广校品牌。 2、农民职业教育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稳定农民职业教育规模。全市农广校多措并举切实抓好中职教育工作,2021年招收《植物保护》《计算机应用》《畜牧兽医》《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四个专业学员324人,其中河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招收40人,招生数量在全省8个试点改革单位中位居第二。学历教育在稳定招生数量的同时,规范化水平逐步提升。结合本地实际,抓特色、抓创新,总结了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在县区校举办特色主题班,创新中职教育新模式;市校探索出“农民田间学校+高素质农民培训+农广校中专”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抚宁区、青龙县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机遇,主动与组织部门对接,挖掘中职教育潜力。推进农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成果和路径方式等方面衔接,支持高素质农民采取“弹性学制、农学交替”的方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教育教学过程;组织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举办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和教学能手大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灵活调整教学模式。近两年,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计划,深化实践性、探究性课程研究,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我市中职教学线下课优先生产实训类课程;在线上教学期间,帮助指导学员利用省校融媒体教学培训等平台进行学习,并定期进行学情反馈。 3、各类农民培训广泛开展普训。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宣传、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指导体系以小农户、贫困户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等普及性培训,切实提高小农户、贫困户生产技能,推进小农户、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为深入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让手机成为农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增收致富的好帮手。我校积极组织各县、区农广校,联合电信运营商、电商平台、信息服务商,发动农民群众共同开展农民手机应用培训活动。采取单独组班与培训项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广校与联盟企业相结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共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30余场次,发放明白纸2万张,学习书籍3000本,直接间接培训人数达到1.5万人次。 一年来,全市农广校共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00场次,咨询服务1万人次,建立联系村20个,普训农民7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2万份,明白纸10万张。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培训使学员学到了先进农业技术,并带动上千人的农户学到新技术、新理念、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1、在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上着力。关键是思路、是理念、是与时俱进,思路一开天地宽。 2、在重要领域、重点产业上着力。比如在特色种植、特色加工、特色康养、三产融和等方面培养农业复合人才。 3、在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着力。针对学员所需、所求,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提高学员的能力素质。在联合办学、资源共享上着力。不搞单打独斗,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培训工作的合力。 4、在丰富载体、科学培训上着力。引进来、走出去,深入利用系统内的农 业广播教育资源进行全方位培训进一步丰富我市 广播媒体资源。利用中央校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办的《三农早报》《乡村讲堂》 《致富快车》三档栏目为农民服务。继续利用农村“大喇叭”。加强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的推广使用,进一步扩大“农广之声”传播覆盖。不断提升农业电视 教育影响力,不断发展农业网络教育。利用中央校在中央电视台开办的《农广天 地》栏目开发我市各类多媒体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和完善多媒体资源库,为农民 免费提供在线音视频教育培训资源点播服务。着力加强“农科讲堂”、“农广在线” 和“掌上农广”品牌推介。稳步推进“农科讲堂”教学资源应用。继续承担基层 农技推广人员学历提升任务,不断推介“农广在线”网站在线教育培训作用。做 好“掌上农广”手机 APP 的应用推广,为农业系统干部和农民移动伴随式学习提 供服务支撑,进一步塑造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品牌。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汤爱明  联系电话:13784499987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8日